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2005年度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办法

时间:2024-07-12 22:21:4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0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2005年度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办法

上海市统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2005年度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办法》的通知



各委、办、局(公司),各区(县)人事局、统计局及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人事部《统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57号)和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条例(试行)〉的通知》(沪职改办[2000]43号)的有关精神,经上海市人事局同意,现将《上海市2005年度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即转发所属单位遵照执行。

  2005年7月20日-8月31日期间,本通知及相关内容和有关附件在上海统计网(www.stats-sh.gov.cn)、21世纪人才网(www.21cnhr.com)的“职称专家”栏目可供查询、下载。

  上海市统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

  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上海市2005年度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办法

  一、审定组织机构、受理机构和受理时间

  1、审定组织机构

  上海市统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统计高审委)负责本市高级统计师审定工作。统计高审委由本专业在职的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组成。

  上海市统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统计高审委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职改办,负责本市高级统计师审定的日常管理工作。

  2、受理机构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是市人事局委托受理全市高级职称评审材料的申报服务机构。

  本市统计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材料可直接送市统计局职改办。

  3、受理时间

  200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受理个人申报材料。

  4、受理地点和联系电话

  市统计局职改办:威海路48号1616室,电话:53857002。

  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瑞金南路438号,电话:64031155×1031。

  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山西路620号,电话:62338088。

  浦东商城路660号,电话:58319069。

  二、申报条件

  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统计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含已办理了《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的外省市在沪工作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热爱统计工作,廉洁奉公;系统掌握统计理论知识和具有比较丰富的业务知识,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工作成绩显著,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即可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

  (一)学历、资历

  1、获博士学位取得统计师资格二年以上。

  2、硕士毕业(包括取得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不包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取得统计师资格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统计师资格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统计师资格七年以上。

  (二)学术水平及工作业绩

  1、学术水平

  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知识和具有比较丰富的业务知识,能够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处理),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写出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统计调查报告和论文,并在省(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二篇以上)。

  2、业务能力及工作业绩

  ⑴有较丰富的统计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指导、协调能力和解决统计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⑵有创新精神,在改革统计制度方法,提高统计质量,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方面能起重要作用。

  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主持、指导课题项目的研究,能起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能独立承担完成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项目。

  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任期内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得到领导及同事的好评。

  (三)其他条件

  1、掌握一门外语和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

  2、参加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并提供相应的证明。

  (四)对少数虽不具备第二条第一项所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且累计从事统计工作十五年以上,取得统计师资格七年以上的人员,除具备上述第(二)(三)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上海市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审定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

  (五)对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考试成绩不合格者,除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外,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在统计负责人岗位上三年以上。

  2、由主管单位书面推荐。

  3、面试答辩评价优秀。

  4、定性定量考核达规定的分数线。

  凡需主管单位书面推荐的申报人员,其书面推荐内容应包括:该申报人员在本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业绩,履行职责情况等,并提出推荐意见。

  三、申报、审定程序

  申报审定的程序为:个人申报,单位及档案所在部门核实申报材料,市统计高审委审定。

  1、个人申报是指由个人提供材料向所在单位或申报服务机构申报。申报对象必须如实提供能反映申报人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材料。

  送审材料请按“统计系列报送高级统计师审定材料要求”(附件1)、“材料打印格式要求”(附件3)和“报送高级统计师材料目录”(附件4)办理。

  2、申报材料的核实鉴定

  (1)所在单位应成立由领导、专家及人事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材料审核评价小组,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逐项核实鉴别,并对申报人任现职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专业技术(学术)水平以及工作表现进行认真考核,并根据“单位考核评价意见表”(附件2)的要求,逐项填写单位考核评价意见(意见结论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定性)。“单位考核评价意见表”由所在单位邮寄至市统计局职改办(邮寄地址同上,邮编200003)或者单位将该表装入信封,封口处加盖单位图章,与申报材料一同送交。

  (2)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内填写核实意见。

  (3)单位人事部门应对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学历等各类证书的复印件,对照原件进行核对,并在核实的复印件上加盖单位人事部门章,以证明其真实性。

  (4)单位人事部门应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提供《专业技术业务考绩档案》。

  3、市统计高审委审定

  市统计高审委办公室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对象,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面试答辩(答辩时间另行通知)、论文鉴定和定性定量考核测评后由市统计高审委审定。

  四、其他有关问题

  1、原受聘其他系列高级专业职务,因工作变动转换到统计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在统计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含一年),外语及计算机达到高级统计师要求且业务考核合格,可申报审定同一档次的专业技术资格。

  2、对于先评聘其他中级职务,后因工作需要转到统计岗位二年以上(获博士学位一年以上),或经全国统计专业(包括经济、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资格五年以上(获博士学位二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四年以上)的统计人员可以申报高级统计师的审定。

  3、审定工作结束以后,申报人的审定材料按原申报渠道退回,并将审定结果通知申报人。审定未获通过人员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和论文评鉴表不再退还本人及所在单位,由统计高审委挂靠单位保留三年。

  五、审定费用

  学科组及高审委审定费用800元/人,在报送材料时一次付清。

  附件1:统计系列报送高级统计师审定材料要求

  附件2:单位考核评价意见表

  附件3:材料打印格式要求

  附件4:报送高级统计师材料目录


附件1: 统计系列报送高级统计师审定材料要求



报送材料名称
要 求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大木桥路123号市人事局底楼大厅购买)
第1页至第8页由个人填写,主要经历从高中起按顺序填写。工作业绩中主要内容应与《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综合报告》一致。

第 9页由所在单位填写核实意见,并负责人签名,加盖印章。



















2、专业技术工作

业绩综合报告


















字迹清楚,语句通顺,近详远简,实事求是。内容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和实绩三方面。其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文档格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年月、专业工龄、最高学历、毕业学校和专业、毕业时间、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和时间、政治面貌、行政职务、社会职务、单位(全称)、单位代码。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和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情况。(2)工作(学习)经历:起讫年月、单位、部门、专业职务、行政职务。(3)学术论著:先文字概括学术论著和参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重大获奖情况,反映理论成果;再对学术论著和参加课题列表。学术论著表头:论文标题、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日期、字数和获奖情况(填写内容如与人合作请注明合作程度);主要课题项目表头:课题项目名称、立项单位、立项时间、担任角色。(4)工作业绩:反映本人担任统计师之后,做了哪些主要工作,承担的重要工作项目并注明本人所起的作用。综合报告由单位审核后盖章,文尾本人亲笔签名。



3、论文、论著
应是近五年内撰写的1-2篇,并按文章顺序装订,公开发表的证明材料。

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或复印件1份,并按原件打印9份

4、 (1)学历证书;(2)职称(资格)证书;(3)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4)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5)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6)证明专业技术成果的获奖证书。
由单位人事部门对照原件和复印件进行核实,在复印件上加盖人事部门公章并由审核人签名。

申报人按照本顺序号将审核后复印件装订成册。

5、 2寸证件照
背面写好本人姓名装入空信封内

6、 说明业绩的其他材料


7、 单位考核评价意见表
意见结论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定性

8、 业务考绩档案
市人事局统一表式,注明考核档次,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附件2: 单位考核评价意见表



申报人姓名

单位

人事部门

电话









































专业技术理论(统计基础理论):

工作业绩(统计基础工作、方法制度、统计调查、综合荣誉):

开拓创新、分析研究、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带教能力(培养人才):

政治表现和工作态度(事业心、责任心):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材料打印格式要求

1、纸张大小:A4复印纸

2、打印字体、字号:

大标题--黑体3号,小标题--黑体4号,正文--宋体4号

3、行距:取固定值30磅

4、字符间距 :标准

5、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3cm、 下--3cm,

左--3cm、 右--3cm;

装订线(左边):0.8cm;

与边界距离:页眉--2.5cm、 页脚--2.5cm;

页码居右。


全国职业病防治院(所)工作试行条例

卫生部


全国职业病防治院(所)工作试行条例

1980年8月28日,卫生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和研究工作,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为生产服务的观点,积极完成职业病防治和科研工作任务。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工业交通部门的职业病防治院(所),也适用于劳动卫生研究所、卫生防疫站的劳动卫生科和工业卫生研究所。

第二章 性质和任务
第四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是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进行职业病防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卫生事业单位,是职业病防治与研究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第五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的基本任务是负责本地区、本系统工业生产各种职业性危害的防治与研究工作,并指导地、市开展业务技术工作。
第六条 各级职业病防治和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
1.省、市、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所)
(一)负责组织本地区厂矿企业劳动条件的卫生学评价、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和职业病普查工作;
(二)组织开展职业病诊断及治疗工作;
(三)开展劳动卫生、职业病、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科学研究工作;
(四)做好卫生监督的业务技术工作;
(五)参加和指导地、市职防所开展防治工作;
(六)负责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
(七)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报告;
(八)指导“五小工业”的卫生工作;
(九)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2.各工业交通部门职业病防治所是本系统职业病防治与研究的业务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本系统工业生产中的职业病防治课题,协助和指导厂矿职防所(或职工医院的职业病科)开展职业病防治与研究工作,并负责本系统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3.地、市(区)职业病防治所,主要负责本地区厂矿企业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劳动条件的卫生学评价和卫生监督的技术工作;开展职业病普查、诊断、治疗和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指导厂矿卫生医疗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4.城市综合医院和厂矿职工医院职业病科,负责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的调查统计报告及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等工作。

第三章 机构与编制
第七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要配备坚强的政治、业务、后勤领导干部。
第八条 各级职业病防治院(所)的科室设置要因地制宜,但一般应包括劳动卫生、职业病临床、化学检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防治和研究科室。
第九条 省、市、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所)要设一定数量的病床。人员编制和床位数应根据所辖地区的工业比重、产业工人数以及职业性危害情况来确定。
第十条 各工交部门职业病防治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病床,科研、管理人员的比例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附属临床部,可按床位与人员一比一点二的比例另配人员。
第十一条 地、市(区)级职业病防治所的编制,可按每万名产业工人配备三人,每辖一个县(区)再增加三人,临床部分按一比一点二比例配备人员。
第十二条 职工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厂矿企业,其职业病防治人员编制按每一千名职工配备一人,职工人数在五千人以下一千人以上的厂矿企业,可按每八百名职工配备一人。职工人数在千人以下的,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分管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厂矿企业可适当增加编制。
第十三条 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综合医院和厂矿职工医院职业病科要有一定比例的专业人员和床位数;工业发达地区的县医院,根据条件和工作需要也要设职业病科。
第十四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的专业人员技术职称,根据其实际所从事的固定工作性质而定,研究人员按科研机构定职称;临床人员按综合医院定职称;从事卫生专业人员按卫生防疫人员定技术职称;其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其专业定相应的职称。
第十五条 职防人员的考核、晋升按《卫生技术人员技术考核标准》和《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办理。对有所发明创造、工作成绩优异者要给予奖励。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职业病防治院(所)在工作中,应与劳动、环保部门和工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十七条 后勤工作要保证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事业经费、基建经费、科研经费,要纳入本地区、本部门事业计划,予以保证。
第十八条 对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要按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医疗卫生津贴试行办法》的规定给予保健待遇和工作服、工作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九条 凡过去卫生部门颁发的文件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一律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卫生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北京市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财农[2005]860号

各区县财政局:

现将“北京市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
二00五年六月八日

北京市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关于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京政农发[2005]27号)及《市财政支农资金实行滚动预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京财农[2001]31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扶持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是指:对符合(京政农发[2005]27号)文件要求,并分别经市农委、区县人民政府审核批准,按照规定的扶持标准对个人或项目单位,给予扶持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扶持资金由市级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四条 扶持资金的使用实行项目管理。凡各乡镇、区县及市级单位申报扶持资金的项目,均需纳入北京市财政局支农项目库,实行统一申报和管理。

第五条 经区县政府审批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区县财政部门应汇总后做为一个项目,按照市财政支农项目库的有关要求录入支农项目库,同时上报市级财政。

第六条 其他需由市农委主任办公会审批的区县项目,在上报市乡镇企业局和市农委企业处之前,应由区县财政部门按照市财政支农项目库的有关要求录入支农项目库,同时编制《区县二三产业资金情况表》(见附件1)上报市级财政。

第七条 其他需由市农委主任办公会审批的市级项目,在报送市乡镇企业局和市农委企业处之前,应由项目的市级主管部门先将申报项目按照市财政支农项目库的有关要求录入支农项目库。

第八条 上述项目在进行支农项目库录入时,在政策类型选择上应选择“01农业”下的“011农业政策资金项目”类型。

第九条 以上纳入支农项目库的项目,除符合有关项目库申报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材料:

1、农民个体工商户:工商注册登记(复印件);资金到位证明;连续3个月的纳税证明;区县政府审批证明。
2、其他各类项目:资金到位证明;固定资产竣工验收证明;经区县级劳动部门核准的新增劳动力就业名单。

第十条 乡镇财政部门负责农民个体工商户的资料保管及档案管理工作。区县和市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除农民个体工商户以外其他各类项目的资料管理工作。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扶持二三产业资金列入第“07”类“农业支出”类下第“0709”款“其他”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分别根据市农委、区县政府(农民个体工商户)的审批情况,结合支农项目库中项目的申报,经核对后,分别将扶持资金拨付到市级项目单位和区县财政部门。

第十三条 区县财政部门在接到市财政预算指标通知单后,分别将扶持资金拨付到本级项目单位或乡镇财政部门。

第十四条 乡镇财政部门在收到区县财政拨付的扶持资金后:

农民个体工商户的扶持资金采取直补的方式,由乡镇财政部门直接将资金兑付给个人,同时填写《农民个体工商户资金发放情况表》(见附件2);
其他项目的扶持资金,由乡镇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

第十五条 扶持二三产业资金的审批截至到当年的9月30日。9月30日以后注册成立的上述企业或改扩建项目、农民个体工商户可纳入下一年度扶持范围。

第四章 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扶持资金准确、及时、足额拨付给项目单位或个人,严禁挤占和挪用。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有权对项目执行情况、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资金安全。

第十八条 对在执行中存在虚报、冒领情况的,一经查实,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区县二三产业资金情况表
http://www.bjcz.gov.cn/tsnr/cztg/P020050628558512635202.xls
农民个体工商户资金发放情况表
http://www.bjcz.gov.cn/tsnr/cztg/P020050628558513058115.xls